導讀: “掃碼免費領雞蛋”“憑傳單免費領雞蛋”“聽講座免費領雞蛋”……路邊遇到這樣的“免費雞蛋”,你會去領嗎?正義君在線提醒,千萬要警惕!因為“免費送雞蛋”,常常
“掃碼免費領雞蛋”“憑傳單免費領雞蛋”“聽講座免費領雞蛋”……路邊遇到這樣的“免費雞蛋”,你會去領嗎?正義君在線提醒,千萬要警惕!因為“免費送雞蛋”,常常是養老詐騙的“序章”!近日,正義君邀請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檢察官孔涵、檢察官助理顏景琳,開講第35期檢察官公開課,為大家揭秘“免費雞蛋”背后的套路!
“免費雞蛋”有哪些常見套路?
為什么免費的雞蛋不能隨便領?孔涵解釋道:“一般來說,‘免費雞蛋’是騙子用來誘騙老人屢試不爽的套路。”
她分享了一個最常見的“聽課領免費雞蛋”套路。楊某、許某等人以免費領取雞蛋和禮品為誘餌,吸引老人參加宣講會,隨后推銷6000多元一盒(進貨價僅為200元)的保健品,共騙得77名老人近40萬元。最后楊某、許某等人因犯詐騙罪,均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孔涵補充道:“很多針對老人的保健品和收藏品詐騙往往都是從送免費雞蛋開始的,騙子先以免費蛋菜、免費禮品、免費旅游吸引老人參加詐騙活動,對老人進行‘洗腦’,再誘騙他們購買高價保健品、收藏品,以達到非法牟利的目的。”
騙子還常用“免費雞蛋”吸引老人進行“高息理財投資”。顏景琳分享了一個“阿姨跳廣場舞領免費雞蛋卻被騙”的故事。喜歡跳廣場舞的張阿姨,在一個廣場舞社群App認識了“舞伴”李阿姨,她經常隨李阿姨去各處領免費雞蛋。之后李阿姨向她推薦了一款“高息理財投資”產品,聲稱投資1萬元月利息就有500元,張阿姨簽了理財合同,然而不久后不僅利息無法到賬,連本金也無法取出,張阿姨這才發現自己被騙。
“廣場舞讓張阿姨結識新朋友,領免費雞蛋讓張阿姨放松警惕心,高息利誘讓張阿姨徹底上當。所以不要認為‘免費雞蛋不領白不領’,要知道騙子的套路會讓你防不勝防。”顏景琳提醒道。
除了上述高價購買保健品、收藏品,“高息投資理財”項目外,騙子還常以“養老產業”為幌,以“免費雞蛋”為餌,實施集資詐騙。比如某公司負責人張某為誘騙老人參與投資,以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等“養老產業”為幌,對老人進行虛假宣傳,并許諾給付高額回報。該公司采用免費發放雞蛋、米、油等生活用品為手段,吸引大量老人參加公司各種活動,6年間吸收了巨額資金,參與集資的人數眾多。
孔涵表示:“‘免費雞蛋’騙局,就是施加小恩小惠來騙取老人的信任,從而詐騙更多錢財。所以千萬別輕信‘高息無風險’的理財產品,要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如果掉,那一定是鐵餅。”
專門針對“有錢有閑”老人的詐騙
“騙子還會針對老人‘量身定制’詐騙劇本,比如他們會專門盯著退休、有閑錢的老年群體進行詐騙。”孔涵介紹,“他們將低價的紀念幣、郵票等物品渲染成具有藝術價值、收藏價值的收藏品,誘騙老年群體高價購買,并承諾一年后會溢價回購。為騙取老人的信任,他們會采取諸多包裝手段,一步一步讓老人進入陷阱。”
李某等人非法集資案就是這類典型。他們第一步成立公司,租賃、裝修經營場所,統一員工著裝,并宣傳“全國連鎖經營品牌,產品合法合規”,偽裝成正規經營的假象;第二步頻繁組織人員到老人經常聚集的小區、公園、菜市場等場所,以免費分發雞蛋、洗衣液等方式,配合虛假宣傳,獲取老人關注并拉近關系;第三步對有購買意愿的老人,組織人員幫他打掃衛生、照顧老伴、陪同聊天,甚至以認“干親”等方式騙取信任;第四步定期組織老人參加虛假的“拍賣會”“交易會”,自導自演拍賣交易收藏品的騙局,引誘老人高價購買藏品。
針對有養老需求的老人,騙子也會推出“以房養老”的詐騙劇本。顏景琳解釋說:“這種詐騙套路就是騙子先忽悠老人將房子抵押貸款換成錢,然后讓老人將錢投入所謂的‘以房養老’項目,宣稱老人每月可獲相應的‘養老金’。當老人把錢打給公司后,騙子就失聯跑路。”
孔涵補充道:“這類套路屢屢得手的原因主要是,騙子往往宣稱‘以房養老’是政府大力推廣的產業,宣稱自己是和官方機構合作共建的養老服務大廳,聲稱有國家基金托底,營造一系列假象迷惑老人。”
對此,顏景琳提醒網友:防范養老詐騙,除了老人自己要擦亮雙眼外,年輕人們也要盡量多關心老年家人。不要自己“不盡心”,讓他人“起賊心”,讓“偽親情”成為養老詐騙的溫床。
老人該如何防范養老詐騙?如何維權?
不管是高息投資詐騙,收藏品、紀念幣詐騙,還是以房養老詐騙,其實都是同一種犯罪類型——非法集資。孔涵表示:“這些騙術歸根結底還是換湯不換藥,你看上人家的‘高息’,人家看上你的‘本金’。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人在集資初期,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能按時足額兌現承諾本息,等到集資達到一定規模后,再轉移資金或攜款潛逃,讓投資人竹籃打水一場空。而那些所謂的‘收藏品一年后能溢價20%’‘投資回報率8%到36%’等,都是騙子的誘餌,目的就是把本金騙到手。”
面對套路深深的養老騙局,大家應該如何防范?又該如何維權?對此,顏景琳表示,正規的理財是不會向投資對象承諾一定還本付息的。所以只要記住一條:凡是跟你許諾還本付息的,都是騙子。這樣就能拒絕絕大多數的非法集資了。
除此之外,孔涵還總結了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第一,不輕信各類免費雞蛋、免費旅游等宣傳,以防掉入后續的詐騙陷阱。
第二,不輕信以保本保息、穩賺不賠、高息回報為噱頭的理財投資、養老投資等各類虛假宣傳,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第三,不輕信沒有正規醫療資質和行醫資格的把脈開方和和高價靈藥,平時加強鍛煉,相信正規醫院。
第四,不輕易出售、抵押自己的房產。進行重大的財產處分之前,一定要前思后想等一等,要與家人多溝通。
如果發現養老詐騙犯罪線索,大家可以向中央政法委公布的12337平臺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12309平臺進行舉報。如果不幸發現自己或家中老人已經陷入養老詐騙或者非法集資的陷阱,造成了經濟損失,建議整理好手上的證據材料,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