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流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被蚊子吸血”黃金季,大家以一種無奈到極致便是幽默的態度再次啟動了全民挨咬調侃狀態。夏天的其他方面有多么美好,蚊子的存在就多讓人氣惱!蚊子
流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被蚊子吸血”黃金季,大家以一種無奈到極致便是幽默的態度再次啟動了全民挨咬調侃狀態。夏天的其他方面有多么美好,蚊子的存在就多讓人氣惱!蚊子不僅會使我們感染真菌還會傳播傳染病。
真相:
被蚊子叮一下,除了失去一滴血之外,還有更大的危害:蚊子在刺傷皮膚吸血的同時,還會傳播多種疾病。世界上目前已知的蚊子有3000多種,我國蚊子的種類也達到了300多種,其中會傳播疾病的主要有按蚊、伊蚊和庫蚊這三種。
在我國比較常見的蚊叮咬引起的傳染病有登革熱、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絲蟲病等,這些疾病的病原體可以在蚊子體內存活并且增殖。在蚊子吸血時刺入皮膚的口器,叮咬過程中注入人體的唾液,都是導致人類感染病毒的途徑。這些疾病都會有嚴重的癥狀,比如發熱、頭痛、意識障礙、胃腸道不適、皮疹、淋巴管炎等表現。
圖蟲創意
如果恰好發現蚊子正在自己的皮膚上吸血,應該立刻血刃仇“蚊”快意恩仇,還是將其“驅逐出境”后再從長計議?
圖蟲創意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曾報道:一位美國婦女在拍死正在叮咬自己的蚊子后,蚊子攜帶的致病真菌從皮膚上留下的微小創口進入體內,感染了深部的肌肉,最終不治身亡。當然這只是個個案,一般來說,蚊子在吸血時突然被人拍死、口器還來不及拔出的話,留在皮膚內的口器作為異物,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加重局部的免疫反應,使瘙癢和皮疹更嚴重。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如果發現了正在吸血作業的蚊子,最好先輕輕將其轟走,在解除安全警戒之后再追蹤滅殺,而不是直接一巴掌拍死。在夏日,為了防止傳染病傳播和感染真菌,避免被蚊蟲叮咬就是我們的必修課。
圖蟲創意
下一篇:O型血招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