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女子稱撐破試穿裙子無奈買下 始料未及真相簡直太意外了!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第一反應就是調侃一下當事人,“集美你是不是多少有點富態了?”“試衣服撐破真的是很社死”,可能并沒有多少惡意,就是開個玩笑,卻不可避免地讓事件焦點發生了偏移。
分明是衣服的質量問題,很多人卻習慣性地第一時間質疑當事女性的身材,只能說,刻板的審美觀念真的有毒。
其實,現在很多女性都面臨這種“試衣羞辱”的困擾。身材稍微豐滿一些,去實體店試衣服總會覺得很不好意思,要么就被店員明嘲暗諷直接說“沒你的碼子”,要么自己不好意思提出要試大號。衣服做出來是給人穿的,為什么人反而要為衣服不合適而困擾?放眼現實生活,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是“白瘦幼”身材,用尺碼把人捆住,用衣服束縛個性,強推某種奇怪的穿衣潮流,導致正常身材受到歧視,很多女性盲目求瘦,不惜損害健康,這無異于削足適履,本末倒置。
這則新聞的評論區有人說,現在的女裝做的就是“薄透漏差小貴”,尺碼越來越小,質量越來越差。這也不是第一次有人這樣吐槽了。此前,出名身材好的女星張馨予發文吐槽某女裝品牌,稱這個品牌的衣服,她連大號都穿不上。廣西一名80斤的女生在試穿最小碼裙子時,發現怎么都拉不上拉鏈。
面向大眾的服裝,尺碼縮水,質量下滑,無形中制造出穿衣“門檻”,仿佛只有非常非常瘦小的女性,才有挑選衣服的權利,不要說微胖,豐滿的女性了,恐怕體型正常的女性都會“無衣可穿”?這是人的問題嗎,當然不是,這就是衣服有毛病!
只能說,相當一部分廠家和商家,無視顧客需求,背離市場規律,渲染“身材焦慮”,而消費者長期被這種畸形審美洗腦,陷入不必要的自卑情緒,甚至被坑了還覺得自己“理虧”,也難怪劉女士當時沒有反應過來,還自認倒霉地買下了這種質量不過關的衣服。而商家明知衣服質量有問題,還要以“受損方”自居,PUA消費者,這已經是涉嫌欺詐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的三倍。必要時也可以向監管部門投訴,好好抽檢一下該店鋪的產品,避免再有顧客被坑。
對于銷售質量低劣的產品,還“套路”消費者的商家,一定要維權到底,讓其付出代價,這既是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也是對盲目追求“極端瘦小”的“審美霸凌”的宣戰:女性的美由自己定義,而不由衣服尺碼定義,如果商家不能提供尺碼正常,質量合格的商品,就等著被市場淘汰吧。
上一篇:校方稱曝光大叔女子將被開除系不實消息 處理結果還沒有出來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