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天災還是人禍?誰最想“炸”掉北溪 原因竟是這樣簡直太崩潰!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分析,考慮到“北溪-1”近期停供,“北溪-2”從未投入使用,所以預計其對當下市場沖擊不會極大。但長遠來看,如果俄烏沖突未出現緩解,今后俄羅斯和歐盟之間的油氣關聯大概率會“斷掉”,因此對未來預期的沖擊不能忽視
冬季還未正式來臨,歐洲就已經因能源短缺寒意陣陣。“北溪”管道3處遭破壞的噩耗傳來,更令這場能源危機雪上加霜。
當地時間9月26日,丹麥媒體報道稱“北溪-2”天然氣管道附近發生天然氣泄漏。相隔僅僅一天,27日,“北溪-1”天然氣管道也被曝出發生兩處泄漏。
據丹麥能源署確認,在“北溪-1”和“北溪-2”管道中共檢測到3處泄漏。“北溪-1”有2處,“北溪-2”有1處,分別發生在博恩霍爾姆島的東北部和東南部。
自俄烏沖突以來,作為歐洲能源大動脈的“北溪”天然氣管道就備受矚目。如今突遭破壞,是天災還是人禍?這對歐洲能源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