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溫州百余名網約車司機涉嫌詐騙 始料未及真相簡直太意外了!這些高頻次、大額度的異常訂單很快引起了網約車平臺的注意。由于缺乏證據,平臺方只得向城市公共交通分局報警求助。警方隨即組建專案組進行偵查,很快查明了該違法犯罪團伙的基本架構。
今年5月,網約車司機莊某通過某網約車平臺接到了一個拼車訂單。乘客上車沒多久,因為行程有變臨時取消了訂單。“由于行程較短,乘客僅向平臺支付了10元的車費,而令莊某沒想到的是,平臺方卻按照訂單全程價格向他支付了100多元車費。”經辦民警介紹,平臺方本意是為了保護司機利益,但莊某卻認為自己找到了一條不勞而獲的捷徑。
為了驗證這個方法能夠獲利,莊某隨后用自己的一個備用賬號發起一個遠程大額拼車單,然后自行接單。在該虛假行程開始后不久,莊某便通過冒充乘客的備用賬號取消訂單,并支付了10元。與此同時,平臺果然再度按照原定行程全額向他支付了車費。
發現這個“財富密碼”后,莊某開始借用身邊親友的手機號,隔三差五地通過虛構訂單獲利。“以蒼南至溫州市區為例,偽造訂單的成本僅需10元左右,而司機卻能從平臺方獲得兩三百元的車費。”經辦民警說,一個假訂單就相當于他一天的收入,很快這個秘密開始在當地駕駛員群體中悄悄流傳,參與作假套利的司機達到了上百人。
這些高頻次、大額度的異常訂單很快引起了網約車平臺的注意。由于缺乏證據,平臺方只得向城市公共交通分局報警求助。警方隨即組建專案組進行偵查,很快查明了該違法犯罪團伙的基本架構。
自8月17日上午6時開始,溫州市公安局城市公共交通分局聯合屬地公安局,先后累計組織200余名警力,對涉嫌詐騙某網約車公司的司機開展抓捕行動,累計抓獲了莊某、李某、林某、蘇某、張某、肖某等100多人。
經過初步調查,這些網約車司機在短短六個多月里虛構訂單兩千多筆,涉及金額達500余萬元。
目前,警方已對其中60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該網約車平臺也將對訂單規則加以修改,堵塞系統漏洞。
下一步,城市公共交通分局將進一步加大審訊深挖力度,擴大打擊戰果,盡最大努力追贓挽損,通過打擊震懾,遏制此類案件發生,維護市區公共交通領域的正常運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