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无遮挡_亚洲小说欧美另类婷婷_国语产色综合_亚洲久久一区

當前位置:搜錯網>奇聞異事 >   正文

曾光談新冠后遺癥可能性 到底會不會有后遺癥了?

導讀:曾光談新冠后遺癥可能性 到底會不會有后遺癥了?“我們從去年12月收治奧密克戎感染者,到今年10月,基本上是一例重癥都沒有,所以后來對本土疫情里面的一些新冠康復者也進行了出院以后三個月的隨訪

回顧疫情初期,曾光談到,武漢疫情初期,新型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采取甲類防控措施。甲類管理就是指可以采取大規模封控措施,中斷交通,社區封閉,強制隔離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等。因為當時疾病的特征是發病率高、病死率高。

曾光說,現在新冠疫情更像流感,重點是搶救危重病人。對疾病的流行趨勢進行監測,加強疫苗開發,對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和病毒耐藥性進行監測。

談個人防護

形勢變了,對居民要求也要變

要更多戴起N95口罩

曾光談到,要認識到當下感染人數有所增加,這不是“疫情防控二十條”導致的,也不是“二十條”出臺以后感染人數增加,而是疾病自身規律導致的。

他說,目前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患者大量出現,可能會產生一些統計不到的情況,導致一些感染者還在社會面上流動,現在要更加強調個人和家庭的責任。每個人要管好自己的家庭,家里的老人要戴好口罩。社會防控放松,個人防控就要加強。

曾光提倡,要更多戴起N95口罩,在核酸檢測減少的同時要增加抗原檢測,要讓居民能夠更加容易得到抗原檢測試劑盒,學會使用。檢測陽性以后及時報備,讓疫情不再擴散。

“形勢變了,對居民的要求也要變化。居民要提高覺悟,檢測出陽性,要接受規范化管理,比如居家隔離,同住人員一樣要隔離。在購買藥物、物資供應、接種疫苗方面,媒體也要加強宣傳引導,特別是調動接種疫苗的積極性。疫情防控措施仍將繼續優化,放開的話放不放心,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特別重要。”

談到藥物問題時,曾光表示,新冠感染的疾病基本上是自愈性疾病,輕癥、無癥狀可以自愈。

“比藥物更重要的是多喝水、多休息,增強營養,精神愉快,不要有壓力,這幾條比吃藥更重要。”他還提醒,一些中成藥有一定治療效果,但不是預防用藥,沒有病不要吃。

“年輕人體溫超過38度,可以吃點解熱鎮痛藥,低燒的話沒有必要吃藥,多喝水多休息。如果感染以后出現癥狀,或者老年人基礎病、慢性病加重,要及時進行治療。要求無癥狀、輕癥居家的目的就是要把病房騰出來,為重癥病人服務。”曾光說,個人必要的防護和隔離,是為了讓感染高峰不要太高,壓低高峰不要出現醫療擠兌。

曾光說,我國每10萬人口醫生數量、護士數量、病房數量特別是傳染病病房,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平衡差距的關鍵就在于我們是穩步放開。

談疫苗接種:

老年人不良反應比青壯年少

建議慢性病人擇期接種

談到疫苗,曾光表示,疫苗的研發很難改善病毒變異。國內外的事例都說明,疫苗的研發跟不上病毒變異。在這種情況下,讓已研發的疫苗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做好同源免疫和序貫免疫。有實驗數據表明,序貫免疫效果更加明顯。他還提到,目前的疫苗對于現在的變異病毒仍有作用,特別是對于減少危重病例,減少死亡病例。

談到老年人接種疫苗,曾光說,老年人接種疫苗意愿較低,不僅體現在新冠疫苗,流感疫苗接種率也很低。我國老年人接種疫苗意愿較低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國新冠疫苗上市和接種主要是2021年1月~6月這個時期,當時老年人沒有受到太大威脅,而中青年是存在對外接觸病毒風險的主要群體,他們接種意識要強一些。在國外,疫苗上市和接種時期,已經出現老年人大量感染甚至死亡的現象,所以老年人容易接種。此次“新十條”提到老年人接種,這是一個亮點所在。把加強老年人接種作為原則提給各地,各地通過宣傳動員,局面很快會有改觀。

曾光還提到,因為老年人免疫反應沒有年輕人快,沒有年輕人高,所以老年人接種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發生概率低于青壯年。他還提出,不能接種的人只是很少一部分。希望一些有慢性病的人,只要不是晚期或者特殊時期,都盡量擇期接種。他表示,“新十條”中,疫苗接種升溫,核酸檢測降溫,這一升一降非常適應我國現狀。

談后遺癥

后遺癥主要集中在去年6月以前

對當時來說不是問題

有網友在直播互動中提到,感染新冠康復以后是否會出現二次感染?曾光表示,可能出現二次感染,但概率很低,癥狀更輕。

對于網友提出的感染新冠是否會留下后遺癥,曾光表示,2021年6月以前的感染者可能存在新冠后遺癥,當時流行的是原始毒株、α、β,病癥重、病死率高。但中國疫情控制得很好,后遺癥對我國來說不是問題。

比較流感和新冠,曾光進行了詳細的對比。他說,流感給人類造成嚴重危害,已知的歷史有一百多年,這是世界衛生組織高度重視的病,是全球監測的傳染病。中國有數千個實驗室在收集流感信息,“我們可以說對于流感的情況已經摸透了,知道它如何變異,疫苗怎么應對。”

曾光認為,在這個角度,新冠與流感無法比較。新冠流行的歷史太短。但是有些現象可以比較,就是傳播系數、輕癥和無癥狀病人等。流感已經不造成恐懼了,因為它已經離開高病死率階段。對于新冠,我們既要看到樂觀的一方面,也要看到人類經驗還不多的一方面。仍要警惕風險。

有網友提到,今年春節是否可以回家?曾光表示,現在正是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今年春節恐怕還是得該回家的回家,不該回家的要停留?;丶彝局?,不管查不查核酸,個人防護要做好。乘坐交通工具要戴好N95口罩,盡量減少與別人交流,保持一定距離。

有網友問及如何防范嬰幼兒感染?對此曾光表示,幼兒感染率低,感染癥狀較輕,幼兒接種已經到達3歲。防范嬰幼兒感染要全家接種疫苗,不把病毒帶回家?;丶乙院笙词?、消毒,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備一個空氣消毒機。孩子要注意健康營養。

那么,如果自己感染了怎么辦?曾光表示,要判斷自己是否是慢性病患者、高齡人群,還是無癥狀、輕癥的情況,如果是無癥狀、輕癥,要放松心態,靠免疫力戰勝病毒。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體溫高于38.5度,可以服用解熱鎮痛藥物。另外注意與家人生活,最好在單獨房間進行隔離。

談醫療擠兌風險:

每個人要做好個人防護

把大部分床位留給重癥患者

曾光多次提醒,盡管感染癥狀不重也不希望太多人感染,要做好個人防護,要壓低感染高峰,避免造成醫療擠兌。

談到網友擔憂的醫療擠兌,曾光表示,陽性感染者居家隔離,就是要把大部分床位留給重癥患者。ICU和隔離病房數量能增加增加,不能增加就多配備呼吸機。在傳染病房和一般隔離病房都配備。保證醫務人員優先接種。醫務人員要加強自我保護和職業保護,非感染科的醫務人員要加強培訓,必要時都加入戰斗。動員整個醫療系統,把社區醫院、二級醫院、三級醫院、方艙醫院管理好,加上做好家庭管理和口服抗病毒藥物,能減少一大半危重癥病例。

“這樣算賬就樂觀多了。”

曾光說,如果看到感染高峰快到達天花板,社會管控可以相應嚴一些,嚴的目的是為了寬了,防控手段要保持彈性。

談自己:

作為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站在國家角度思考問題

此前,曾光多次對新冠防控政策持續優化作出預測,也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談到這些,他說,不僅在公共衛生專家中,在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看來,大家都認為持續優化放開疫情管控是形勢需要。

曾光說,19年作為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的經驗,讓他可以參與其中,即便SARS來臨,他也在向最高決策者提出建議對策。疫情來臨,作為國家的公共衛生專家,站在國家角度、世界格局思考我國應該怎么做,成為了一種思維模式。

“中國的防控政策調整不能一步到位,不能躺下,中國的疫情防控要算總賬。”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