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異常水電費牽出2億元出口騙稅大案 背后真相簡直太驚人了。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警方經過數月偵查,日前偵破一起特大騙取出口退稅案,摧毀了一個以加工農副產品出口創匯為幌子
吳某隨后聯系了以前在馬來西亞合作的貿易伙伴,與此同時,又在沂源找到董某等人作為投資人,購買設備,建廠生產果汁。
沂源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副教導員 趙振軍:營造了一種能夠生產果汁、出口果汁的假象,吳某還勾結了濟南、青島、淄博多家企業,有的給他虛開進貨發票,有的給他代理運輸,有的還協助他辦理相關的出口業務。
經偵查,本案涉及關聯違法犯罪的企業和組織20多家,所虛開的農產品增值稅發票6000多份,這些發票價稅合計2億多元。
沂源縣公安局局長 張秀光:這一犯罪團伙以加工農副產品出口創匯為幌子,表面上做的是出口貿易,實際上是與境外人員串通勾結,虛構農副產品交易,制造虛假的賬目,從而騙取國家出口退稅,再通過一系列洗錢的手段,把資金轉移到境外。
偽劣果汁當道具 騙取出口退稅2000萬元
為了降低成本,吳某團伙在購進原料時,選擇的都是次果、爛果等,價格非常低,一般都是幾毛錢一斤。
沂源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副教導員 趙振軍:然后他叫客戶給他開發票的時候,就把發票虛高到十幾元錢一斤,二十幾元錢一斤。另外還有他們實際和合作社和農戶沒有實際交易,但是吳某就用他們的身份信息和名義虛開了大量的進貨發票,以此方式來抵扣他們的稅款。
沂源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大隊長 王家全:用這些次果爛果制成的產品,運到國外就直接倒掉了,沒有真實的銷售。這些都是他們掩蓋犯罪行為的道具,也是一種犯罪手法。
警方介紹,吳某團伙的犯罪行為不僅造成國家稅款流失,而且擾亂了正常的進出口秩序,同時還給當地的營商環境帶來惡劣影響。目前,警方已追回600多萬被騙稅款,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