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參保人去世,養老保險就白繳了嗎? 權威解答揭秘簡直太意外了。近日,很多人對于社保繳費和領取的問題非常關注,今天選取了大家最關心的6個問題,一一列出權威解答
三、退休時養老保險繳費不滿15年,怎么辦?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1年在微信號發文表示,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養老金。社會保險法實施(2011年7月1日)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可以轉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按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新農保或城居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在《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印發之日(即2014年4月21日)前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繳費,從本意見實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距規定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逐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規定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
四、社保中斷對養老保險有什么影響嗎?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2年在微信號發文表示,養老保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繳費年限越長,個人賬戶累計越多,養老金越高。如果因為上學、離職,中斷一段時間社保,之后繼續參保,那么前后繳費的數額和年限時間可以累計計算。但是如果中斷的時間越長,那么對應的累計繳費時間就會縮短,個人賬戶累計也會相對較少,最后拿到手的養老金也會越少。如果斷繳時間長,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費年限不夠,那么領取養老金的時間就要相應延后。一般情況下,可以選擇延長繳費時間至滿足條件后,領取養老金。如果在離職、準備考研期間不想中斷,也可以選擇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職工養老保險。
五、換了新工作,養老保險要轉嗎?怎么轉?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3年在微信號發文表示,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就是把在原工作地交的養老保險轉到新工作地。有了這項業務,不管到哪里工作,養老保險關系都可以跟著轉移。辦理轉移手續后,您交的每一段養老保險費都可以合并在一起,等到退休時領取。什么情況下需要轉移養老保險關系?跨省或跨制度流動需要轉移養老保險關系。比如從北京的公司跳槽到上海的公司工作,兩個公司不在同一個省,就叫做跨省流動,需要轉養老保險關系。再比如之前在河北的農村務農,交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之后應聘到企業上班,又參加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這叫跨制度流動,也需要轉移養老保險關系。如果已經開始領取養老金,不管什么情況,都不用再轉移養老保險關系。辦理養老保險轉移要回原工作地嗎?不用回原參保地,直接到新參保地的社保機構提出申請即可,也可以在網上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轉移養老保險關系有時間限制嗎?按照規定,已經按國家規定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再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按規定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前轉移養老保險關系,沒有時間限制,可選擇現在辦理或領取待遇前辦理。
六、參保人去世,養老保險就白繳了嗎?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1年在微信號發文表示,國家政策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其遺屬還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