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研究發現:越上網越不愛生孩子(上網時間影響人們的生育意愿)!研究者寫道,上網頻率越高,個人越不認可為了傳宗接代而多生育孩子的觀點。互聯網沖擊了傳宗接代的傳統生育文化,降低了個人生育意愿。上網讓個人更多關注自身發展和需求,將更多的時間與資源用于滿足自身而非家庭的效用,更多基于自身幸福和內心感受來考慮生育,進而降低個人生育意愿。由此可見,促進生育觀念的改變是上網影響個人生育意愿的作用機制之一
新研究發現,上網越久人們越不想生孩子。那么,互聯網究竟是怎樣影響人們的生育意愿的?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10.51億,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為29.5個小時,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6%。
近期,有研究指出,不斷擴展的互聯網應用可能帶來生育水平下降的問題,這為理解我國低生育率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視角。
今年5月,北大核心期刊《人口研究》同期刊發了兩篇有關互聯網與生育意愿關系的研究文章,題目分別為《互聯網使用會影響居民生育意愿嗎?》、《上網為什么會影響個人生育意愿?》。前文作者為邱磊菊、馮宜強、史宇鵬、孫寶文,來自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信息學院、經濟學院。后文作者為陳衛民、萬佳樂、李超偉,來自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