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老人救狗20年 欠60萬賣房住親戚家 始料未及真相簡直太感人了!去年11月,狗舍里鬧犬瘟,幾十只狗病了需要照顧。潘桂頁封閉在狗舍里20多天,給它們打針、喂藥。“出來容易帶病毒,感染其他的狗,我只能這么做。”
一起生活了1年多,它失蹤了。潘桂頁懷疑有人早就盯上了它,找準時機下手。即便如此,此后幾年里,她走遍了小狗可能的去處依然不見蹤影。“我見不得流浪狗落魄,每看到一只就帶回來一只。”
幾十到上百只,潘桂頁騰出店鋪用作狗舍,對那只邊牧的愛都傾注在其他狗狗身上,全身心投入,最后放棄了生意,全職做義務救助。“她有執念吧”,趙女士感嘆。十幾年的救助生涯,無論是收養各小區的流浪狗,還是跨省攔車,從肉販手里救狗,她都積極參與,因此結識了全國各地志同道合的人,“大家都看不慣這些狗被粗暴對待,一直想給它們一個家。”
3年前,由一名志愿者主要出資,潘桂頁和其他幾人一同自費建起這座鄉間流浪狗基地,日常由她和另外兩名工作人員打理。秋日的下午陽光氤氳,進村沒多久,記者就被遠處傳來的陣陣狗吠聲吸引,循聲而至。
記者到來時基地正在擴建狗舍,潘桂頁早上五點起床,忙活了一天,佝僂著背走來,寒暄的話語間顯得有氣無力。一行人漸漸靠近狗舍,聽到記者說想進去看,她立馬來了興致,“快跟我來,就在前面”,張開雙臂,三步并作兩步朝圍欄里的狗狗奔去。
狗狗們簇擁在她周圍,不停上下撲騰,她向記者介紹每只狗的身世。“這只叫‘小嘻嘻’,斷了腳。還有這只叫‘爛脖子’,兩只眼都瞎了......”她給每只狗取了名字,看到總能一眼認出。
基地里有兩座倉房被用作狗舍,每座分出15個隔間,每間約35平米,大部分的狗都安置在這里。除了部分殘疾,其他的與流浪狗不同,少了露宿街頭時對人的警惕,很活躍,身上也很干凈。“我們每天都做清潔,檢查它們健康情況。”其中一只阿拉斯加犬讓她最印象深刻,“送來前它咬傷人,前主人賠了三萬多醫藥費,差點只能讓它安樂死。”
【2】欠債六十萬后賣掉兒子的房子
去年11月,狗舍里鬧犬瘟,幾十只狗病了需要照顧。潘桂頁封閉在狗舍里20多天,給它們打針、喂藥。“出來容易帶病毒,感染其他的狗,我只能這么做。”
狗舍旁邊一個簡易房是潘桂頁的住處,門前的柵欄圍成一個院子,三十多只情況特殊的狗在里面。有的年老體弱,有的重度殘疾,都需要單獨照顧。屋外空曠的院子無法遮風避雨,她用毯子、被子鋪成狗窩,索性和它們同住。而以往她在自己家也是和狗狗們住一間屋,持續了十幾年。
潘桂頁告訴記者,20年來自己大部分積蓄和精力都花在了救狗、養狗上,因此還曾欠下六十余萬元,陪家人的時間也少了。2018年,為了還債她賣掉了兒子的房子,帶著孫子、兒媳一家借住在自己哥哥的空房子里。“兒子最開始也埋怨,后來知道說再多也沒用,我畢竟是他媽,他希望我過得開心。”去年5月,她父親去世,“我哥和我姐不理解,埋怨我很少照顧老人,這之后我們就沒來往了。”
采訪過程時不時被她的手機來電打斷,志愿者請她協調人手外出救助流浪狗,或是想來領養的人致電咨詢。她樂此不疲為別人出謀劃策、解疑答惑直到天色漸暗。
“我沒想過值不值得,和狗子生活我更快樂,接下來就是陪它們老去,做到做不動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