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知名雜志因大量AI生成投稿暫停征稿 背后到底藏著什么隱情?人工智能技術(AI)的日新月異,對于人類來說或許是把雙刃劍:一方面開辟了探索未來世界的新通道,另一方面也沖擊了現有的部分行業的發展
今年1月,《克拉克世界》拒絕了100多篇投稿,并禁止這些“作者”再次投稿。但僅在2月的前三周,雜志就又拒絕了500多篇AI生成的稿件??死诉€表示,在與幾位同行溝通后發現,《克拉克世界》遇到的情況并非個案,“這種情況正在沖擊較高規格的出版業市場,對沒有投稿門檻或稿費較低的出版企業而言更嚴重”。
據報道,《克拉克世界》定期出版獲獎科幻小說和著名科幻作家的作品?!犊死耸澜纭穼γ科寮淖謹瞪舷抟幎?.2萬字,通常每字支付0.12美元,這意味著一旦稿件被選取刊登,作者最高可以獲得2600多美元的收入。
目前,在《克拉克世界》的投稿頁面上發布有一則聲明,“我們現在不考慮由AI編寫、合寫或協助的故事。”但盡管如此明確拒絕,依舊有很多人為了拿到高昂的稿費,不停地向雜志投遞AI生成稿件。
克拉克擔心,AI生成文章會導致現有作者以及新秀作家面臨更多阻礙,而這些人正是短篇小說創作的中流砥柱,“問題不會自行消失,但我也沒辦法解決”??死诉€表示,暫時關閉投稿通道是個極端舉措,但在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之前,《克拉克世界》不會考慮接收投稿,“我們會重新開放投稿渠道,但沒有具體日期”。 (《環球時報》2月24日5版文章 作者凌君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