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低齡老人照顧高齡老人 結果真的令人大吃一驚。據本報報道,日前,北京市石景山區消防救援支隊在全區范圍內組織開展志愿者活動,600多名身穿紅馬甲、戴著紅袖標的消防志愿者中不乏老年人。石景山區消防救援支隊介紹,“一些剛剛退休的老人
低齡幫高齡,攜手撐起幸福晚年
以老扶老具有獨特優勢 也能彌補公共資源不足
據本報報道,日前,北京市石景山區消防救援支隊在全區范圍內組織開展志愿者活動,600多名身穿紅馬甲、戴著紅袖標的消防志愿者中不乏老年人。石景山區消防救援支隊介紹,“一些剛剛退休的老人,他們有時間,有閱歷,而且有公益心,于是,他們從被服務幫助對象,轉變為了志愿者,因此,‘低齡’老人幫助‘高齡’老人的現象十分普遍。”
低齡老人服務高齡老人的互助養老模式,正被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認可,全國很多地方也在探索推進,不少“年輕的”老人,正在充滿活力地盡一己之力幫助身邊其他的老人。近年來,房山區摸索出低齡幫助高齡的“燕山經驗”,利用很多老人此前可能是同事、師徒等關系,彼此互相信任,成立了燕山“老工友”平安志愿者隊,讓退休老人更好融入社會生活;在豐臺區“低齡老人志愿者幫扶高齡老人”平臺上,在東城區“暖心幫幫團”的助老隊伍中,在全國各地銀齡互助組織里,“小老人”通過每天探望的噓寒問暖、通過數字鴻溝跨越的悉心助力、通過與社區服務的緊密聯手,扶助身邊的老哥哥、老姐姐,幫“老老人”克服生活中的困難、紓解心理上的問題、解決認知上的困惑,老老互助攜手,共同撐起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