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他是誰原型案件南大案件破案嗎 兇手是誰?《他是誰》案件原型是白銀連環殺人案和南大碎尸案。白銀連環殺人案已經破案了,南大碎尸案兇手仍未找到,但公安部刑偵局稱,此案是公安機關已在偵查案件,警方必將依法追查到底,絕不放棄。
之后尸體另外的部分在水佐崗路和龍王山被發現,均被包在提包以及一條床單之中。尸體在煮熟后,估計總共被切成了2,000多片,刀工十分精細,碼放整齊,可見兇手的殘忍與超強的心理素質。
案件調查
案發后,南京市警方高度重視,并成立了專案組進駐南京大學,當時附近幾乎所有居民都受到了盤查。直到案發之后3個月,專案組才撤離南大。2008年7月1日,一位當年參與偵查“1·19”碎尸案的警官,雖然已經過去12年,但他對于這一碎尸案仍然記憶深刻。
該資深警官表示兇手確實很殘忍,我們發現的尸塊竟達到2000多塊,并不是民間傳說的1000多塊。每塊都切割得很小很整齊,從兇手碎尸的手法來看,應該是比較專業的,對解剖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我親眼看到過死者的手腳,肢解得很整齊。而且死者的頭和內臟都被煮過。
由于當年還沒有DNA技術,法醫只能通過尸塊上的體貌特征、肌肉纖維組織等確認死者為女性。據這位警官回憶當年南京警方為偵破此案,發動了“人海戰術”,進行了廣泛細致的排查。當時南京幾乎所有的警察都不同程度地參與了這起案件。
有的是被抽調到專案組直接參與,更多的則是在所轄片區進行排查工作。當年兇手的拋尸地點大多集中在鬧市區,多達五六個地方。凡是在拋尸現場出現過的人,比如說垃圾箱,只要倒過垃圾的人,我們都會逐一進行排查,當時確實很緊張,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嫌疑人,生怕漏掉每一個線索。
根據兇手拋尸的地點以及相關調查情況,我們推測兇手應該就住在大學校園附近,而且很有可能是騎自行車進行拋尸。根據兇手的碎尸手法,南京警方曾一度認定兇手的職業是醫生或屠夫,并對符合作案條件的這兩類職業的人群進行了廣泛排查。
由于被害者是大一新生,交際并不廣泛,而且這名女生比較內向和單純,這給警方的調查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雖然到目前為止,“1·19”碎尸案尚未能破獲,但南京警方從沒有放棄過對此案的偵破,據介紹該案已被移交至南京市公安局專門負責積案的部門,繼續進行調查。
而對于網絡上眾多網友的分析與猜想,這位警官表示只要推理過程符合邏輯,警方一定會關注的。
2016年1月19日,網傳今天是“南京大學碎尸案”20年追訴期的最后一天,此后即使抓到兇手也沒法追究刑事責任了。但很快,在1月20日下午,公安部刑偵局在官方微博“辟謠“:“南大碎尸案”永遠追查到底。
公安部刑偵局稱,“追訴期”是針對未被發現的犯罪,對于已經發現的犯罪,以及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公安部刑偵局稱,此案是公安機關已在偵查案件,警方必將依法追查到底,絕不放棄。
下一篇:最后一頁